团聚科创力量 献礼建党百年
近日,团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市学联公布了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我校推荐的36项参赛作品中有18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天津市前列。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由中药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推荐王奕等同学的作品《中国-西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天然药物用药情况调查研究》及由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推荐苗坤宏的同学的作品《中药制药过程数字孪生系统的研发》荣获特等奖。根据市级评委会评审推荐,《中国-西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天然药物用药情况调查研究》作品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决赛。
校团委联合科研处、教务处于今年1月启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相关工作。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部门、各学院的鼎力支持和指导老师的倾心指导下,全校427项作品参赛,各参赛团队历经了院级评审、校级初赛、校级决赛等阶段,脱颖而出的36件作品推荐至天津市比赛。校团委邀请副校长张艳军教授、“挑战杯”资深指导专家方铭洋等校内外专家对参赛团队培训,逐个项目进行精心指导、细心打磨。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竞赛每两年举行一届,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之一,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竞赛创办以来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重意识、重能力、重成果”的要求,以“重实践、求创新、促创业”为培养目标,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大量资金支持。构建了以科技创新基金立项为牵引,“天中科技杯”学术节为依托,学生创新社团建设为抓手,高水平专业能力竞赛为突破,全程化、多维度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工作体系,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今后,校团委将充分利用以“天中科技杯”学术节为基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突出时代特色,结合我校中医药专业特色科研优势,紧扣发展需求,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整合各项资源,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服务工作,激励天中学子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创优,让青春在火热的双创大潮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参赛师生合影

专家指导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合作人姓名 |
指导老师 |
获奖等奖 |
基于精益控制的中药智能制药数字孪生系统研发 |
苗坤宏 |
薛启隆 王茂旭 |
李正 于洋 |
特等奖 |
中国-西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天然药物用药情况调查研究 |
王奕 |
陈阳 闫俊元 赵玉翠 |
王小莹 |
特等奖 |
后疫情时代中医功法养生康复学习空间 |
吴劼祎 |
张熙权 彭婧仪 孙宇辰 田野岑 |
谢盈彧 |
一等奖 |
基于VR技术的小儿推拿治疗伤食泻虚拟学习系统 |
李艳妮 |
刘启迪 罗雨绮 王泽青 包超颖 罗涵中(华东理工大学) |
翟伟 |
一等奖 |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调查及核心指标集构建 |
欧益 |
王可仪 冯超男 强晓钰 宋歌亮 刘耀远 |
张俊华 |
一等奖 |
天津市企事业职工健康体检检后服务支付意愿的调查研究 |
岳宗朴 |
李娟 王晓丹 李慧 李琳 王伟国 |
刘彩 |
一等奖 |
藤黄酸-层状双氢氧化物@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武毓琦 |
权真渶 吴茜 王姗 |
韩晓燕 |
二等奖 |
一种基于传统香囊“闻香祛病”理论 和聚乙烯醇物理交联网络的缓释型中药粘土 |
王皓森 |
程铭 徐瑞茁 王腾 胡瀚文 苟虹宇 |
李英鹏 |
二等奖 |
疫情期间中医药三阶段战疫行动的微博文本舆情调查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和主题分析技术 |
李诗翩 |
陈铖 韦泽林(华中师范大学) 张问宗(北京理工大学) 张玳乐 黄嘉宁 |
郭永明 李鑫举 蔡雪朦 |
二等奖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电路管理系统开发 |
张文 |
于潇翔 武潼 骆少岩 |
李薇 |
三等奖 |
互联网+中西医结合肩周炎康复智能治疗机 |
张凌波 |
张珂嘉 李悠然 林宇嫙 贡确次仁(青海大学藏医学院) 旦曲卓玛 曹然然 |
张健 |
三等奖 |
基于调控胆碱能物质探讨清脑益智方 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研究 |
葛家祥 |
尚佳琪 史启露 陈雨莎 肖文青 王子铭 |
杨琳 |
三等奖 |
α-倒捻子素对UVB致HaCaT细胞光老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赵心明 |
刘奕阳 |
王艳 |
三等奖 |
基于网络科学的中医诊疗决策信息集成可视化与模型构建 |
孙肇阳 |
许溪彬 单心觉 黄小圆 吴劼祎 沙福慧 |
陈波 马晓峰 |
三等奖 |
融媒体背景下中医药非遗项目 可视化传播路径研究及实践 |
刘友琴 |
陈珂 周煜璇 林其乐 梅雨婷 包曦晨 汪天意 李芋岭 |
孔令彬 杨一丹 |
三等奖 |
基于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历史交汇背景下的 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障建设经验调查研究 |
赵志权 |
李俊良 袁鸿 张迎宵 张成媛 蔡明远 杨关润泽 许祖铭 |
韩晓捷 张岚 |
三等奖 |
基于中医药特色发展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典型经验调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
王晓丹 |
王芯蕊 曹艺萌 崔庆同 于继鹏 张晓琦 王彤 |
韩晓捷 张志国 苏菁 |
三等奖 |
基于GWR模型的我国人均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
岳宗朴 |
|
刘彩 |
三等奖 |